在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横滨工厂得到的一个信息,就曾让笔者感到惊讶。这家工厂拥有很长的自动化历史,在企业博物馆里陈列着20年前已投用的机器人,其自动化技术和意识可见一斑。
但现在走进这家工厂还能看见,不同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有很大差异,有些接近百分之一百,有些工序前则仍有不少工人。日产汽车绝对有足够的资金购置更多机器人生产线,为什么不追求当前流行的“无人工厂”?
听了日产汽车博物馆馆长河村先生的介绍,笔者了解到,这不是一个偶然,而是日产汽车精确计算的结果。早在12年前,日产就根据汽车销售额、产品寿命、用工情况等计算出此后多年间的自动化生产率。
直至今天,工厂的自动化率都按照当年的计划执行。按照日产汽车的理念,自动化率并非越高越好,而是要在边际成本上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这道“12年前的计算题”背后可以看出,日本大企业的战略思维、精准预测以及冷静的执行,都值得称道。
不仅是在这家企业,日本政府官员、教授学者、企业家都向笔者强调近似的观点:自动化率并非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产品寿命和生产数量、用工情况等成本因素来决定。而在自动化的经济账中,人才是需要花费更多精力解决的问题,这是值得佛山中小企业高度重视的另一个经验。
日本新兴技术研究所CEO熊谷行裕告诉笔者,很多亚洲企业对自动化的认识不足,只知道买设备,并未彻底认识人才同步植入的重要性。而机器人本身不是自动生产线。没有做自动化的人,企业的蓝图无从实现。即便对于当今日本的很多中小企业,这也是一个难题。
回到佛山,工业自动化浪潮所面对的,也将是参差不齐、基础各异的工业化水平,这让追求“经济适用”的日本自动化经验更显宝贵。
前段时间召开的佛山市委全会提出,佛山将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中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该市将建设中国“互联网+智能制造”试点城市,走好“工业2.0”补课、“3.0”普及和“4.0”示范的转型升级之路。在这条路上,佛山还可以继续走进日本等世界制造业强国的车间里,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