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 ?

   2017-02-19 图说智能化3240
核心提示:随着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和精准医疗概念的兴起,医疗机器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列入国家规划。  高端医疗器械发展被
        随着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和精准医疗概念的兴起,医疗机器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列入国家规划。 
  高端医疗器械发展被明确列入了“十三五”规划,手术机器人更是进入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重点推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 
  除了政策支持,业内对于国内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在相关人士看来,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大,各类慢性病、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与之相对应的医疗器械需求也会快速上升,从而推动市场发展。 
  但是,国内大多数的高端医疗机器人技术仍然处于研究阶段,距真正的大规模应用尚有距离。 
  因为医疗机器人具有特殊的应用场景,且动作的对象是人体,所以保证其安全性是首要要求。比如,手术机器人作为介入人体、控制最为严格的三类医疗器械,在真正销售之前还面临严格的审批注册流程。2014年2月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打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绿色通道”,以达到鼓励国内医疗器械创新,避免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但是,进入审批通道或是通过审批的产品还属凤毛麟角。 
  除去安全性,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产品是否满足了医生的临床需求和使用习惯?能否更好地提高治疗效率?会不会增加患者的使用成本?等等。 
  以沃森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医疗领域,也面临着机器学习的数据如何统一和标准化的问题。即使在机器学习研发走在前列的美国,患者的生活习惯数据、门诊数据、治疗数据等依然分散在不同机构,很难被整合成统一、可消化的格式,这大大限制了机器学习的素材来源。这样的问题在中国更为突出,医院内部不同科室、同一地区不同机构间,医疗数据无法连通,甚至数据标准化也没有统一。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跨语言跨国家使用,还需要面对语言翻译、医疗法律适用性等现实问题。而且,医疗专家和机器学习专家并不属于同一领域,机器学习要获得医学界认可,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此外,得到最广泛应用的达芬奇机器人的售价高达数百万美元,使用者还要承担昂贵的维护和使用成本,它的机械臂使用寿命只有10次,超过后需要更换。因此,患者要承担的费用比传统手术贵出两三万元。而机器人手术费用尚未纳入医保范畴,这令大部分患者望而却步。 
  国内的同类产品上市后,可能会在价格方面更具竞争优势,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国内多家机构研发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在申请医疗器械注册。研发者在前期市场宣传中,即以达芬奇为假想敌,并透露未来价格将是达芬奇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智能输送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智能输送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怡鹏达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粤ICP备2023057463号  |  粤ICP备2023057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