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的“最后一公里” 从个性化和精细化出发

   2017-01-24 图说智能化3360
核心提示:科普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科普实惠。科普难,难在最基层。科普作为公共服务,服务链要重视末端
 科普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科普实惠。科普难,难在最基层。科普作为公共服务,服务链要重视末端、重视细节、重视衔接、重视公众满意度,越到最后越要坚持,否则前功尽弃。要深入基层、注重实效和长效,通过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体现科普服务的公共性、公平性、群众性和长效性。

科普信息化落地,是跑完科普“最后一公里”的现代化方式。利用当前手机和互联网较高的普及率,将各类数字资源精准地推送到人民群众面前,让他们能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科普资源、阅读科普内容。将有关数字资源在社区、农村的电子屏上滚动式、互动式播放,提高科普效果。随着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生活的不断推进和大力建设,都将有助于科学普及迅速推进。

科普场馆和科学文化场所的建设,是跑完科普“最后一公里”的比较传统但仍然有效的方式。一些基层社区通过建设科学礼堂、文化礼堂,把科普和基层科学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科学精神占领科普高地,并扩大科普宣传阵地,引导居民接受科学的价值观,建设科学精神的家园。

在“最后一公里”的跑步前进中,要注重科普服务的个性化和精准化。科普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就是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充分分析科普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对科普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服务、精确管理,让科普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精确把握公众科普需求,为科普个性化和精准服务提供支撑。

时代飞速变化,在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大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在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们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课题新矛盾,这一切都急迫地促使我们夯实和谐与稳定、转型与升级、创新与发展的根基——公民科学素质,促使我们思考并推进科普工作的新突破。

 
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智能输送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智能输送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怡鹏达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粤ICP备2023057463号  |  粤ICP备2023057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