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2018年10月12日中国智能化网(www.zgznh.com)在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31号李朗软件园A2栋808室举行了阿智茶八内秀版第五期,并邀请了深圳市前景科技创新系统研究院副院长胡冰先生、深圳市国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国胜先生、深圳市阿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锋先生作为此次活动的嘉宾,深圳市迈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存修先生为此次活动的主持人。共同探讨“制造业” 将会带来怎样的变革。
以下是中国智能化网小编整理的各位嘉宾的核心观点。
阿鼎科技陈雪锋先生对新制造持一个现实客观的态度,认为新制造是一个趋势,机遇与危机并存,我们要及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危机,但同时也不能过于悲观地夸大危机,他的观点主要有:
1、“制”造即“智”造,“智”造将开放工人的智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同时新制造将改善工厂的工作环境,实现无人化、规模化的市场运作。
2、中国在20年内很难实现智能化生产,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智能化生产的成本远高于它所带来的效益,且设备与设备之间连接不缝合,大多机械化都是人和机器相互补充、需要人工去引导、调试。
3、有些与人息息相关的行业永远都会存在,同时即使是一些大公司也需要与小公司合作,智能化的危机不能夸大,要结合目前实际情况。
深圳市前景科技创新系统研究院副院长胡冰先生则站在社会信息、资源等比较宏观的角度看待新制造,他回顾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转移与就业转移,认为新制造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深刻、更全面。他的观点有:
1、中国的“2025”与德国的“4.0”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强调智慧化工厂、无人化车间。过去的革命带来的是大量的就业,这次新制造革命带来的是大量的失业,对人、社会的影响更为深刻。
2、资金、人才、技术对于企业都不可或缺,目前我国信息、资源不对称,中国大部分企业都还处于3.0阶段,企业要学会利用两大资源:一是要多多利用政府所提供的资源,并谈到2025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的行业发展政策,对企业智能化发展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企业应该了解、利用。二是企业要多利用民间资源,可以积极参加行业的一些协会、平台,加强行业间彼此的交流,凝聚资金与人才。
3、对于一些复杂、繁琐、精密的工艺,机器不能取代人工。柔性制造是人工技术大规模在新制造中的应用,完全个性化生产还是一个目标。现在的个性定制化其实是模块化,通过大数据调查,然后在某方面实现模块化、定制化,在以前规模化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选择需要。
国方科技申国胜先生结合其二十多年的自动化行业经验,对新制造一直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新制造将使智能化迎来黎明,未来制造不可阻挡;并认为中国人民自古勤劳勇敢,有自己5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势必会走在人类前端,毕竟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还有很多时间去追赶,进步。他的观点有:
1、 目前教育所出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不匹配,并提出要实现教育分流,一方面吸引大学生进工厂、进车间、巩固专业知识与技术;另一方面,教育要引导新制造带来的失业人口的再就业,适应之后的发展模式。
2、 同时他说道未来服务业可能增加的就业有养老业和物流业,并给出了一定理由。
养老业:中国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老龄化严重,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养老业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仅靠机器人难以满足。
物流业:快递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新引擎。未来的物流业不断细分、完善与发展,将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与机会。
3、现在的智能化柔性化不够,不能及时调整,真正的智能化要有学习、分析、判断能力。
4、表示十分认同胡院长的观点,并表示以后要多多关注政府的相关政策,同时他补充了几条:1、现在很多民营、私营企业很难沉下心去观察研究政府的政策。2、中小企业不要和国企、国际大企业去硬碰硬,而要借助民间资源,借力打力。3、没有亮点的企业吸引不到资金、人才,怎么去突破?这是一个必要的思考。
讨论很激烈,原计划半小时的讨论进行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结束时主持人迈控科技张存修先生总结道:面对挑战我们不必惊慌,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时刻关注智能化的新发展、新政策,要学会利用资源,好的东西为我所用。
【此为中国智能化网(www.zgznh.com)原创,经同意转载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