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国内热点】导读:投入纸类、纺织物和塑料瓶子等可回收物,机器会自动称重,并给予现金奖励。目前,深圳不少小区楼下,出现了这样的垃圾分类智能设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该类设施均为企业投放,市城管部门并未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奖励。不少居民担心,这样的有偿分类模式是否会“叫好不叫座”,难以长期推广。
投入垃圾手机领奖励金
近日,家住龙岗区的居民陈小姐发现,小区楼下的快递柜旁边,多了一排新柜子。仔细一看,这排柜子跟快递柜有很大不同:体积更大,功能完全不一样。柜子分为纸类、纺织物、金属、塑料和玻璃、有害垃圾回收五大类。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注册后,即可通过屏幕提示打开其中的柜门。而屏幕上还有显示,投入多少重量的回收物,即可获得奖励。比如,纸类0.7元/公斤,纺织物0.2元/公斤。奖励金额通过手机到账。
这样的垃圾分类设施在深圳并不鲜见。除了居民区,一些学校也有这样的设备。学生向智能设备分类投放垃圾,即能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学习用品奖励。记者了解到,这些智能分类设施虽然外形和使用上略有不同,但总体运作模式都类似,均是通过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垃圾分类行为。
用户投放的垃圾最终会去往何处?记者从其中一家智能回收设施企业了解到,其回收机箱子满了以后,系统会自动提示该企业的回收员,收到通知后,回收员前往终端对箱子进行清理。然后,收集好的废品,将被统一转运到废品分拣厂,对于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回收员会对其进一步细分和打包,对于有害垃圾,像废灯管、废电池、要进行拆解和初步分拣。经过分拣和处理的垃圾,部分会卖给下游各类工厂,比如废纸卖给纸业公司、废旧衣物卖给贸易加工公司等。有些可以循环利用的废品,比如完好的书籍和衣服,会运到专门的二手回收机构,进行二次使用。
居民担忧“叫好不叫座”
“我很担心这样的设施是‘叫好不叫座’。”陈小姐坦言。据其介绍,她一直也比较关心环保问题,之前很苦恼像电池这样的有害垃圾以及一些具有循环价值的垃圾的去处。“这两年来政府在小区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像电池这样的有害垃圾,终于可以分类投放了。但是像快递这样的纸箱,家里经常攒了很多,但是政府的分类垃圾桶比较小,投放不方便。”
之前,陈小姐通过媒体报道,得知有企业推出互联网上门回收服务,通过APP下单,就有专人上门回收这些垃圾。“但是我下载了APP,没办法使用。后来找到电话问,对方说他们已经不做这个业务了。”陈小姐担心,目前这类智能回收设施的企业会不会也“做不长”。
不仅市民,分类企业也有自己的担忧。“之前那种模式,因为采取了互联网预约上门回收,人力成本高、回收的资源少。所以几家分类企业都倒闭了。”深圳一家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推出这种固定回收点模式,相对要稳健许多。不过,该负责人坦言,一旦企业和城管部门的分类项目有冲突,企业就必须让路。“比如,城管部门要求社区放置普通的分类垃圾桶,如果社区场地较小,智能设备就要给普通设备让路。”该负责人表示。
而另一家总部不在深圳,但也在深圳布点的回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物业还要求他们支付租金。“目前我们运作的资金主要靠融资。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也会担心回收的垃圾不足以支持企业的运作。企业的运行,还有赖于居民和物业对垃圾分类意识的不断加强。”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