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春天已过,未来出路在何方?

   2018-08-28 沙水271
核心提示:智能手环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产品了。在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手环销量超越 Fitbit,成为全球第一可穿戴设备厂
智能手环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产品了。在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手环销量超越 Fitbit,成为全球第一可穿戴设备厂商。并非小米手环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而仅是因为其高性价比的销售策略打开了市场。然而智能手环市场低价竞争趋势让许多智能手环巨头公司被打得措手不及。

不久前,可穿戴设备厂商Jawbone进入破产清算;智能手表鼻祖Pebble在去年底仅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卖身Fitbit;而Fitbit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其净利润大幅下滑;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微软以及英特尔等主要品牌开始对其智能手环业务进行相应缩减,甚至悄悄退出了智能手环市场。

可见曾经火爆的智能手环正迎来一场猛烈的降温。手环行业已经迎来洗牌期,国内智能手环厂家扎堆,智能手环已从风口中走向平静,谁也不知道下一家智能装备企业什么时候就又倒闭了。

智能手环经历短暂繁荣 厂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几年前,智能手环作为可穿戴设备进入大众视野,以实现健康管理、运动监测、手机交互等功能为目标被炒得火热。功能看似高端,门槛实则低廉,一时间市场内涌现了大量可穿戴设备厂商。

然而近年全球可穿戴行业疲态已显,智能手环炒作红利期已退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市场出现疲软态势,整体销量为2300万只,仅仅保持了3.1%的微弱增长,出货量则为270万,较2015年同期的560万下降了51.6%。预计2018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

真正随着热潮成长起来的智能手环企业少之又少,早期进入市场的品牌如今的经营状况也很惨淡。种种迹象都表明智能手环遇冷是行业的现状,我们需要思考在智能手环在脱离炒作红利期后,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它的降温。

智能手环遭遇寒冬 归咎于以下几点原因

1、价格战下烧钱陪跑者众多,低价竞争导致同质化严重。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环都具备差不多的功能,睡眠监测、久坐提醒、心率测试是标配,最多延伸出对老人、小孩防走失的功能。价格普遍在200元以下。

功能雷同,造型相似度高,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低成了购买的重要依据。各大厂商不得不不断压低毛利率来扩大销量,从小米最新的财务报表中能看到小米的智能装备业务销量数据亮眼然而由其带来的利润却非常低。这种趋势不论是对智能手环的硬件发展或者是智能手环厂商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

2、检测数据失真,智能手环沦落为玩具。

智能手环所谓的智能是因其在手表的基础上能够对人体数据进行检测,这是它最重要的基础功能。发展多年,无论是国外巨头还是国内的跟风玩家,他们的产品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准确度不高。为数不少的手环甚至只能检测出晚上睡觉的数据,中午的午休数据则完全无法触发智能手环的检测,这样明显的数据不准确,大大降低了用户对智能手环的信任感。智能手环并不智能,功能鸡肋,检测出来的数据没有过多参考价值,用户对智能手环没有依赖性,这是其无法成为刚需的重要原因。

3、红利退潮后,质量和续航能力成为智能手环试金石。

电子产品抛开所用功能,根本的检验标准离不了硬件的质量和续航能力。经过多年发展,智能手环也没有过多功能性的突破。大众的尝鲜期已过,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用户是否购买产品。智能手环需拼硬功夫,也是基于手环大部分充当检测者的角色,日常监测的长期性,如需频繁充电,会让消费者难以忍受。

4、产品定位有局限,用户缺少必买的理由。

智能手环的技术以及品类的发展还不完善,作为娱乐产品娱乐体验也不佳,作为医用监测功能又太鸡肋。加之,智能手环的硬件、软件功能还不具备颠覆性和扩展性,也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很难像智能手机、智能家具一样全方位改变我们的生活。

市场需求依然存在 打造刚需可能迎来一轮热潮

目前,智能手环市场缺乏一款真正引爆消费者的产品。野村证券中国电信研究分析师黄乐平表示“相关厂商只有推出具有颠覆性创新的产品,才有可能真正吸引消费者,而目前大家都还在摸索,就看接下来到底能否推出特殊的产品。”

1、朝医用大数据方向发展,提升准确度,让数据为用户服务。

人体数据监测是一个长期工程,健康变化是个缓慢波动的数据。智能手环如果能够将监测数据的精准度大幅提升,能够对数据进行长期的统计,这些大数据将有很强的预测性,它的商用价值不言而喻。目前来看来现在很多手环等产品并没有能力搜集这些数据。

智能手环硬件厂商如果升级能成为拥有医疗数据的大数据服务商,能立刻告知用户有价值的信息,并坚持这样做,智能手环将成为不可替代的需求。

2、发挥强大监测功能,打通各种app之间的合作,增强实用性。

虽然各大手机生产商几乎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环,然而在手机上都只能连接自家推出的专门app,少数智能手环能通过自己的app再将数据同步到微信运动。简单步数统计的数据共享都颇为麻烦,可见目前智能手环的使用场景十分有限。

如果能打通智能手环和各种app之间的合作,智能手环强大的监测功能将更有意义。比如,我们上班需要打卡,以钉钉app为例需要进入钉钉主界面,点击“工作”按钮点击“考勤打卡”按钮,才能实现上下班打卡,如果能将智能手环与钉钉app智能结合,带上手环一定时间内进出办公范围内就能自动完成上下班打卡,智能手环的使用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智能手环自带的app往往也有运动监测功能,然而它们的数据或者统计场景可能并不专业,智能手环如果能结合比较专业的运动软件比如keep,那手环使用的专业度能通过简单的软件互联实现提升,在技术不断改善前尽早用其他专业软件来弥补其不够专业的缺陷。

目前来看,智能手环的需求依然存在,也非纯概念炒作,并且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手环作为能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其实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野蛮生长的红利期已过,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需,依然能成为它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

作者:沙水
 
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智能输送方案
推荐图文
推荐智能输送方案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怡鹏达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粤ICP备2023057463号  |  粤ICP备2023057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