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属于“智能传感”

   2017-03-09 图说智能化301
核心提示:2014年的《白皮书》将全球传感器发展大体分为三阶段:1950年至1969年,结构型传感器出现;1970年至1999年,固体型传感器逐渐发
        2014年的《白皮书》将全球传感器发展大体分为三阶段:1950年至1969年,结构型传感器出现;1970年至1999年,固体型传感器逐渐发展;2000年至今,智能型传感器出现并快速发展。

据冯江华介绍,智能传感器(SmartSensor)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起初主要用于航天飞船的状态监测。这类传感器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除了收集信息外,还自带信息处理能力。他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所谓智能传感器,大体相当于传统传感器加上单片机。

这一概念将大大改变人们对传感器的传统理解。由于传统传感器只负责在“末梢”收集各种信息,将信息传输至“大脑”后,再将指令反馈给负责动作执行的“器官”。而智能传感器将信息收集、运算与执行合而为一,全部在“末梢”完成。这意味着,整个神经系统很可能将从“中枢式”转变为“分布式”。

在冯江华看来,未来的智能传感器应具备以下5大功能:自诊断自校正、复合敏感、计算、交互和网络化。他举例说,所谓复合敏感,就是尽量减少传感器数量,全面描述目标物体的状态;而网络化,则是通过传感器之间的互相通信,实现“相互校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概念。

据了解,在路虎汽车的最新车型中就用到了一种新型传感技术,让汽车的防撞反应时间提前了。这项技术通过在前保险杠中配置传感器管,用来监测路边行人是否被汽车碰撞到。一旦监测到碰撞,汽车前挡风玻璃前的安全气囊就会迅速张开,以缓冲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伤害。

就在今年3月,一家名为Flirtey的无人机企业首次通过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无人机快递许可,其秘诀之一便是与斯坦福大学合作,通过一款新型传感器成功解决了无人机的空中相撞难题。据介绍,这款无人机可以利用传感器,成功避让大树、交通指示灯以及电话线等障碍,同时利用GPS芯片顺利抵达目的地,从而可以在符合联邦管理法规的前提下成功完成无人机快递业务。

虽然与汽车和无人机相比,行驶在固定轨道上的列车发生意外碰撞的概率要小得多,但此类碰撞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失却不可估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轨道交通而言,“安全仍是摆在第一位的需求”。他说,“以前我们对列车的控制主要是靠信号灯,比较原始”,随着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CTCS3的研发和部署,“情况已大大改观”。相信随着智能传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列车在变得“更聪明”的同时,也会变得“更安全”。

 
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智能输送方案
推荐图文
推荐智能输送方案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怡鹏达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粤ICP备2023057463号  |  粤ICP备2023057463号-1